流量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流量计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忠言顺耳利于行

发布时间:2020-07-13 13:15:58 阅读: 来源:流量计厂家

中国有句俗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将之奉为圭臬。于是,我们在劝谏他人的时候,总是达到“逆耳”的极限,在种种挖苦和教育之后,还要告诉对方:“忠言逆耳利于行”。

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虽然大家都深知“良药苦口”的道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在生病的时候,都愿意服用这款“苦口良药”。现代医学的发展,更是证明了“苦口”的未必都是良药,良药也不一定都要苦口。事实上,裹着糖衣的“苦药”,往往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虽然良药被裹了一层“糖衣”,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反而更容易被患者服用和吸收。传统的中医,要经过煎熬才能服用,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味道苦涩难以下咽。而现代的西药,却采用了糖衣包裹的形式,不仅携带方便,而且更容易被畏惧苦涩的人所接受。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知道,良药未必口苦。同样的道理,忠言也未必一定要逆耳。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们的尊重和赞许,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客观的说,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听到他们批评的意见,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害怕伤害到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于是,我们形成了对“忠言”的恐惧。

心理越自卑的人,在外表上通常都表现得十分强大。同样,越是对批评意见恐惧的人,往往更加喜欢扮演“批评者”的角色。在“忠言逆耳”的招牌下,这些批评者极尽语言挖苦之能事,让那些被批评者“赤裸裸”的站在你的威慑之下。批判者从中收获了“威严”,而失败者则将仇恨转嫁给他人。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批评变成了一种报复。“良药苦口”也变成了整治他人的工具,在这种畸形的批判文化下,忠言仅仅是“逆耳”的一种陪衬。

于是,上班的时候老板批评职员,下班的时候职员批评老板。上学的时候老师批评学生,放学的时候学生批评老师。上台的时候,官员批评百姓,下台的时候百姓批评官员……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批评者而不是被批判的对象,即使在某一时刻我们无法成为批判者,我们也要在下班、放学、下台的时候过一过批判他人的瘾。

大多数人都希望听到赞美的声音。一句善意的赞美并不等同于虚情假意的迎合,我们常常将赞美的声音同溜须拍马联系在一起。于是,具有铮铮铁骨的人们,往往对赞美嗤之以鼻,而对批评喜爱有加。在学校里,我们听不到老师的表扬;在公司里,我们听不到老板的认可;在家庭里,我们听不到亲人的赞美。所以,人们对赞美越来越陌生。

其实,谏言也是一种语言艺术,也需要注重表达的方式和时机。忠言或许就是一副良药,但未必就一定苦口,巧妙的语言表达形式不仅不会让忠言逆耳难听,而且还可以让这副良药药力十足。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魏征劝诫唐太宗非常激烈,把唐太宗气得半死,大发雷霆,走回寝宫时还边走边骂:“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杀了。”到了寝宫,皇后看到唐太宗气成这样,知道一定是魏征的杰作。所以,皇后立刻去换上非常正式的衣服,然后走到唐太宗的面前,当场跪下去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唐太宗一头雾水:“我气得半死,你还恭喜我什么?”接着皇后就说:“一定是有明主出现,臣子才敢直言不讳。”唐太宗一听“我是明主”,气都消了。

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魏征也是以逆鳞直谏得宠于太宗。但耿直的魏征并不是每一次都会这样幸运,开明的太宗也未必每次都会接受魏征的直言。被激怒的太宗也曾有过杀之而后快的想法,聪明的皇后深谙劝谏之道,并不会像魏征一样直言不讳的继续批评太宗,因为这样的做法只会进一步激怒太宗。所以,皇后用了赞美的方式来劝诫太宗,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只是告诉我们应该学会忍受良药的苦涩并不是告诉医生熬药一定越苦越好。每个人都希望听到赞美的声音,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们的尊重和认可。所以,请学会赞美吧,这个世界的良药并不一定都要苦涩才能治病,同样,良言也未必都要逆耳难听才会有效。一句真诚的赞美可以让你收获友谊,一句巧妙的赞美可以让朋友主动接受批评,一句善意的赞美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丽。(作者:王太拓 稿源:红网)

物业服装

开封职业装制作

武冈西装定做